嫡长姐她又美又飒(1件事3人3态度,在鄙视和冷漠下成长的贾环,心中歹意如何炼成的)
贾环心思阴暗,恶毒,用蜡油烫伤宝玉的脸,在贾政面前添油加醋,诬陷宝玉强奸金钏,致使宝玉被打个半死。
坏孩子并非天生,而是一天天炼成的。
1.
贾环长成这样,与他母亲赵姨娘有很大关系。
母亲是孩子的风水,一个心思纯正,目光长远,宽和温柔的母亲,她的孩子一定会自信,阳光,充满安全感。
反之,母亲情绪不稳,喜怒无常,孩子就愈发敏感,自卑,小心翼翼。
而赵姨娘偏偏就是这样的母亲。
赵姨娘作为姨娘,身份虽算不上尊贵,但也算是半个主子。然她自己偏执狭隘,自轻自贱,愚蠢,粗俗。行事作风连丫头们都看不起。
她的女儿探春也说:“这么大年纪,行出来的事,总不叫人敬服,这是什么意思?值得吵一吵,并不留体统,耳朵又软,心里又没有计算。”
她把儿子贾环当作自己争宠夺势的筹码,但她不知道,整日浸淫在她的负面情绪下的贾环,只会成为她自己的翻版,变得和她一样被人厌憎。
在赵姨娘这里,贾环得到的永远只有责骂和羞辱。
第20回中,贾环和莺儿玩棋,输了钱耍赖,被莺儿抢白几句,哭丧着脸回到家里。
赵姨娘见他这般,因问:“,又是哪里垫了踹窝子来了?”
贾环诉说了因由,赵姨娘啐道:“谁叫你上高台盘去了?下流没脸的东西!哪里玩不得,谁叫你跑去了讨没意思!”
孩子受了委屈,作为母亲,不是应该安慰她吗?可是赵姨娘一顿羞辱,谩骂,其实在反复强化贾环内心的自卑感。
什么“下流没脸的东西”,什么“上高台盘,”只会让贾环觉得,自己就是“下流没脸的东西”,根本上不得“高台盘”,只配被人垫了踹窝子,代人受过。
自卑的种子在贾环的心里只会越长越大。
第60回,芳官把”茉莉粉”假充“蔷薇硝”送给贾环,贾环知道真相后不仅不生气,还说“这也是好的,总比外头买的强。”
看到儿子宽容大度,不在小事上斤斤计较,作为母亲不应该替儿子感到骄傲吗?可是赵姨娘却大骂贾环“下流没刚性”,唆使贾环去找丫头们算账。
第84回,贾环弄翻了巧姐的药,本就被凤姐骂了一回,回到家里,又遭赵姨娘喝骂。
贾环道:“我不过弄倒了药吊子,洒了一点子药,那丫头又没死了,值得她也骂我,你也骂我,
赖我心坏,把我往死里糟蹋!等着我明儿还要那小丫头子的命呢,看你们怎么着!只叫他们提防着就是了。”
一个孩子,竟说出这么狠戾的没人性的话来,可见赵姨娘在贾环心里种下的仇恨的种子,终于破土而出了。
在赵姨娘的教育影响下,贾环一步步变坏,长成了众人口中的下流龌龊胚子。
2
没有被世界温柔对待过的人,怎能温柔的对待这个世界?
贾母喜爱孩子,连宁国府的惜春都抱过来,亲自抚养,侄孙女史湘云也自小养在身边。
可是,对亲孙子贾环却不闻不问,从未见贾母关心过。
第75回中,贾母吃了半碗红稻米粥,便吩咐:“将这粥给凤哥儿吃去”,又指着:“这一碗笋和这一盘风腌果子狸,给颦儿和宝玉两个吃去,那一碗肉给兰小子吃去。”
贾母心中从未有过贾环,他连重孙子贾兰都想到了,就是想不到贾环。
元春省亲,是贾府烈火烹油,鲜花着锦的荣耀时刻,唯独贾环没有出席,说是病了。这病的也太巧了,为什么元春一走,他就活蹦乱跳的出现了?
贾环从王熙凤处得了钱,诺诺跟了丰儿,自己和迎春等玩去。
探春是他的亲姐姐,他不找她单找迎春,大概是他们二人都不受待见,在贾府没有存在感。
贾赦病了,宝玉,贾环,贾兰同去问安。
邢夫人拉着宝玉炕上坐了,叫贾环贾兰坐在椅子上,此时贾环见宝玉跟邢夫人坐在一个坐褥上,邢夫人又百般摩挲抚弄他,早已心中不自在了,贾环贾兰坐不多时,便要回去。宝玉也要走,邢夫人偏偏要留他说话,实则是留他用饭。
哥哥备受疼爱,自己却受到冷落。不同的遭遇,他看在眼里,记在心里,他心里的委屈也就不言自明了。
贾环就是个奶奶不疼,姐姐不爱,父亲忽视,母亲责骂,连丫头们都可以欺负的孩子。
他长成了这样,能怨他自己吗?
